第十二堂預約一個幸福~活出個人幸福的秘方
講師:吳佳螢
記錄:楊一娟
拍照:曾淑珍
【課程目標】
⒈透過活動和討論理解個人幸福的定義與來源。
⒉透過討論瞭解幸福的秘方。
⒊課程回饋與分享。
首先,老師幫我們複習第一~七堂課,讓我們回想印象最深刻的名詞或是遊戲活動。
第一堂 認識情緒的特性
什麼是情緒?情緒是主觀的。
「情緒大樹」
「生命之愛」
第二堂 當感性與理性相遇
情緒雙路徑、情緒正負值。
「杏仁核」情緒中心。
「大腦皮質」思考判斷,20歲時才成熟。
「海馬迴」記憶…
「將壞情緒(撕報紙)丟到紙箱(宣洩)」。
第三堂 藏在身體的情緒地圖
身體掃描
覺察、深呼吸、先不出口
(是對自己生氣?還是對孩子生氣?)
了解自己→了解他人
(曾經的不順遂,將成為未來的養分。)
第四堂 大腦的賀爾蒙交響樂
人類的腦部其實是三位一體的腦(爬蟲類腦、古哺乳類腦和新哺乳類腦)組合聯結共同合作形成的。
孩子的準則來自教養。
「觸電遊戲」
失落的情緒
第五堂 生命曲線教會我的事
「生命曲線」
「未來娃娃」
第六堂善待情緒的美善動機
「情緒分類」
「情緒大富翁」
「情緒ABC」
第七堂作情緒的主人~建構移動的能力
了解自己情緒的特色、習慣
「舒適圈」
【活動】
首先,老師拿出一球黃色的毛線,交由第一位學習同伴說出印象最深刻的名詞或遊戲活動後,由第一位同伴叫出另一同伴的名字後,再拋出毛線球的一端,輪流照上述方式同伴將毛線連結成網狀。
幸福是一種「感覺」。
邊緣系統、正向情緒、核磁共振成像。
四個產生幸福感的神經傳導物質:
多巴胺
腦內啡
催產素
血清素
【繪本】
「松鼠先生知道幸福的密訣」
(期待、想像、友情…過程。)
【活動】幸福方程式1
「我的幸福主題曲」
學習同伴分組後分享幸福的歌詞(曲)
幸福方程式2「我的閃閃幸福」
學習同伴將報紙捲成圓圈,將金蔥條繞在捲好的報紙上,再書寫出幸運的字句貼在金蔥圓圈上。
老師再將學習同伴帶來第一~七堂課的作業、金蔥圈一一佈置、展示。
最後,老師讓我們在感性的音樂中書寫課程回饋單。同伴們圍成圓形,一一分享、感謝老師,互相擁抱後期待下學期再見